风口财经记者 耿伟杰
4月2日,“燃煤电厂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鉴定会在青岛顺安热电有限公司顺利召开。出席会议人员包括来自清华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来自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近10余名相关行业的专家,以及城阳发改委、城阳住建局、相关项目负责人等。
成果鉴定会现场
会上,清华大学付林教授围绕燃煤电厂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技术整体情况、北京清建能源技术公司张世钢教授围绕技术路线及工程应用分别做了精彩报告。
付林教授汇报
张世钢教授汇报
随后,江亿院士、彭永臻院士及各位专家等参会人员走进顺安热电热源生产厂区项目现场,对烟气余热回收机组、喷淋塔喷淋换热装置、废水净化机组等进行深入考察。
实地考察项目现场
实地考察项目现场
该项目是顺安热电与清华大学校企合作,于2024年启动的全国首例燃煤电厂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技术工程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引进清华大学烟气消白余热深度回收新技术,采用“烟气直接喷淋降温+吸收式热泵+压缩式热泵”工艺,实现烟气、废水超低排放,为良好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以较低的能源成本为热电厂超净路线提供可行的示范性模板,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燃煤电厂做出表率。经实测,在吸收式与电动压缩式热泵共同作用下,烟气排烟温度降低到15℃以下,烟气余热量几乎被“榨净”;电厂排出的废水进行处理,每小时处理水量达10吨,每小时可产净水量达8吨。本项目每采暖季可深度回收烟气余热40万GJ,节约原煤19423.6吨,减排二氧化碳43776.6吨,减排二氧化硫120吨,减排氮氧化物59吨,减排烟尘1332.2吨,减排废水3.3万吨,节约用水12.9万吨,达到了节能、减排、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的目的。
喷淋塔现场图
压缩式热泵现场图
废水零排放现场图
项目考察结束后,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专家研讨,鉴定委员会专家围绕项目的技术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进行了严谨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会议认为,该项目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余热利用与烟气超净排放协同技术、余热利用与废水净化协同技术均具有独创性;项目围绕燃煤热电厂余热回收及污染物减排等问题,发明了多项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并通过示范工程验证了应用效果,烟气最终排烟温度降低至15℃以下,废水处理实现低能耗低成本;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北方地区燃煤清洁供热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鉴定委员会主任刘荣(左二)宣读查新报告结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之前我们可能还需要一步一步减少,怎么能让这个过程又高效又节能又减少污染,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说,燃煤锅炉的烟气热量达10%左右,国内外多少年都在研究燃气锅炉、冷凝锅炉、燃煤烟气的余热回收,但没有取得太显著的效果。这个项目就在这方面有了很重大的突破,它不仅把烟气处理干净了,还处理了污水,并将其又用于热网补水,相当于治烟、治水、治污一举三得。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截图自闪电视频
“以往的环保项目,成本费用很高,往往处于负收益的状态。而顺安热电的烟气余热回收和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已经实现了正收益。在提升环保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节能增效,相当于既有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因此,这项技术现在已经具备了市场应用条件。”谈及下一步的计划,顺安热电总工程师袁永功表示,接下来顺安热电会与清华大学一道,再深入地对该技术进行升级。希望在发改部门、住建部门、生态保护部门等多方助力下,能够把这项技术推向全国,在更大领域、更大力度推动燃煤的清洁化应用,为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及解决北方地区低温余热及废水处理等问题做出新的贡献。
顺安热电总工程师袁永功,截图自闪电视频
顺安热电作为全国首例燃煤电厂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技术工程应用的示范项目,近年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超前谋划企业绿色发展。深耕余热回收、废水处理等技术,取得烟气消白余热回收装置、燃煤烟气消白、减排与余热深度回收装置、热电厂废水处理等10项专利,取得余热回收节能优化控制系统、余热回收及热泵控制云平台管理系统等5件软件著作权。